科技改变生活|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

以下内容已屏蔽图片优化访问速度
你是什么时候
跟互联网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
是穿着鞋套到机房上微机课
还是在家用“猫”登录网页
是上门户网站浏览新闻
还是用MSN与网友相谈甚欢


[IMG]


如今
互联网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
一个鼠标,一根网线,一部手机
悄然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
工作和生活日常


[IMG]





互联网的出现
重塑了中国人延续数年的生活形态
激活了传统行业的工作方式
让生活焕然一新




南京的一场婚礼上
新郎张磊接亲时被新娘亲友团“为难”
亲友团纷纷亮出手机二维码
要求新郎发接亲红包才给开门


[IMG]


23岁的藏族小哥次仁格旦
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
开了一间“帐篷茶馆”
到珠峰旅游的各地游客
都可以用手机支付购买他家的甜茶


[IMG]


2017年3月
中国大饭店的一场创业峰会上
现场嘉宾与观众扫码互动
传统名片正在成为“过去时”


[IMG]


国内首个“互联网+无偿献血服务平台”
正式上线运行
在云南昆明血液中心
献血者通过手机APP注册预约
完成献血后就能即时生成个人电子献血证


[IMG]


黑龙江省宝清县
“飞手”任维新正在操作无人机
进行农药喷洒作业
黑土地上的农户
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预约服务
科技在改变农业
也塑造出新一代农民


[IMG]


山东80后女警官韩通科
被称为“青岛第一网红女交警”
通过网络直播平台
她把交警的执法过程放到网上
增强执法透明度
引起了网友们的围观和点赞


[IMG]


杭州互联网法院

法官萧方训和他的机器人“书记员”
正在交流工作
庭审时,被告在律师事务所远程在线参与
“智慧法院”正在加速建设中


[IMG]


老消防吴俊有了“新搭档”
新的火情预警装备
可以通过物联网
将烟感、摄像头、消防设备等终端互联
帮助他实时掌控城市的消防安全态势
城市更安全了,他的工作也轻松了


[IMG]


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
上海新民晚报记者萧君玮坐在老街上
用最快的速度在线发布最新消息
移动互联网让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快速


[IMG]


在全国两会上
光明网记者孙佳涵全副武装
被大家戏称为“钢铁侠”
这是全媒体报道单兵设备
现场只需一名记者
即可快速实现视频、全景、VR等内容的
同步直播与录制


[IMG]


广西阳朔的徐秀珍奶奶
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
却已有21年的导游经验
英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、法语都很娴熟
她的工作视频被游客传到网络
促进了当地的旅游


[IMG]


中国昆曲小生演员张军
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
授予的“和平艺术家”称号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
已拥有31万粉丝
经常传播昆曲、京剧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


[IMG]


在青海格尔木
80后地质队员彭中发
手持GPS与队友李磊进行坐标定位
现代高科技装备极大地降低了
地质人野外作业的难度和强度


[IMG]


90后徐亚冲
是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
最年轻的制琴师
从2013年开始
他带动做木工的父亲和哥哥
从事古琴制作和网上销售
如今,他纯手工打造的古琴
价格翻了十几倍


[IMG]


39岁的蒋金春是江西省横峰县村民
他用手机直播山货的采摘、制作全过程
现在村里的笋干、甜茶叶、梅干菜
都成了抢手货
当地200多户农民把农产品卖出了大山


[IMG]


元宵节刷屏的“汤圆姐姐”
其实是重庆服装设计师敖珞珈
为了推广汉服及周边产品
她装扮成吃汤圆的唐朝胖仕女意外走红
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造唐文化IP


[IMG]


85后女孩温秋雯是广州的一名设计师
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鱼灯”
做成精致的艺术品在网上传播
互联网让老手艺重焕青春
更让无数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


[IMG]


上海网红艺术家朱敬一
每天准时在社交平台上
更新一幅书法作品
用自创的“南门字体”书写网络流行语


[IMG]


视障人士陈燕是一名钢琴调律师
她将8000多个钢琴零件熟记于心
并能及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
3年里,她通过网络积累了很多客户
还带出了一支近30人的调琴团队


[IMG]




互联网的出现
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角色新形象
从0到1,再从1到无穷
最终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生态系统




聋哑骑手修强
正在和同事交流送单的情况
在山东潍坊
有一个听不见风声的骑手团
大约20名聋哑人骑手
为用户提供外卖服务
创造了零差评、人均月入过万的奇迹


[IMG]


2017年11月
北京东鼎服装商品批发市场内
商户在甩卖商品
顾客扫二维码支付
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
个体商户们有了新身份:码商


[IMG]


66岁的鄂尔多斯牧民敖特根
把千里之外的网民
在手机里种的“虚拟树”种到了家乡
现在他家的沙场
大部分地方都种上了可以固沙的沙柳


[IMG]


29岁的郑若行把爸爸的木工手艺
拍成了短片《爸爸的木匠小屋》
引来800万人网上围观
如今,父女俩开了网店
爸爸手里的木头“活”了



[IMG]


25岁的广州小伙钟超能
设计的萌萌哒表情包
获1.5亿下载量、近50亿次转发
表情包行业逐渐发展壮大
撬动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


[IMG]


北京营养师顾中一
在家里直播开课
回答网友的付费提问
目前已拥有数百万粉丝
知识付费服务正在成为新趋势


[IMG]


49岁的河北保定英语教师胡彦锋
在录制网络课程
自开通英语课直播以来
不到半年,他吸引了4万多名粉丝


[IMG]


90后杭州网约导游胡娜娜
国庆期间的工作记录走红网络
被称为“导游中的一股清流”
随着自由行成为风尚
个性化的网约导游进入大家的视线



[IMG]


深圳创业者李鸿带领一支90后团队
探索以租代买的生活方式
在他们的平台上
信用良好的人可以凭借信用分
免押金租借各种数码产品


[IMG]


为了让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
工程师光盐和团队成员
陆续跑了30多家工厂
有时干脆在车间待上好几天写代码
为企业提供算法程序提高生产效率


[IMG]


东北姑娘陈小麦热爱摩托车
在北京和朋友创业
同时经营摩托车实体店和网店
互联网让年轻人把兴趣变成了事业


[IMG]


注意到女性穿内衣不当易患乳腺纤维瘤
90后女孩Miya回国后自己设计内衣
创业3年,她的内衣品牌在网上
受到几十万女孩热捧
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


[IMG]


80后张桐出生于音乐世家
大学时组过乐队,发过唱片
他创办了一个音乐兴趣教育网络平台
2018年10月完成1亿元融资


[IMG]


凌晨1点左右
31岁的创业者谭思哲
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
一家咖啡馆加班时睡着了
2014年他从湖南来到北京
希望找一个“能够容纳梦想的地方”


[IMG]


在海拔4119米的西藏扎西宗乡
90后杨涛开设了
全球海拔最高的快递网店
服务当地7400多名农牧民
快递可直达珠峰大本营


[IMG]


山东人刘冬热爱制作纸飞机
5年时间在网上卖出1600万架
成为“纸飞机大王”
他的纸飞机成为
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指定器材


[IMG]


22岁的尚育康
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最年轻的养殖户
养着2000只鸡
他同时也是一名有着30万粉丝的
农村题材短视频达人
拍摄灵感都来自日常的饲养生活


[IMG]


39岁的王建新和丈夫
在湖南平江县农科村以养蛇为业
他们通过网上银行获得信用贷款
置办设备,提取毒蛇的毒液出售
1克毒液的价格比1克黄金还贵


[IMG]


家人赶鸬鹚下水捉鱼,他拿自拍杆直播
80后王海一家靠180只鱼鹰创业
并通过网络推广,一年能有数十万元收入


[IMG]


35岁的崔西广高考失利后
回到山东新泰老家务农
农闲了就做建筑木工的短活
他还在网上用笔名创作
尽管作品没有引起轰动
但每个月的稿费也有几千元


[IMG]


河北省沧州泊头市郝村镇
58岁的农妇林福敬每天用手机直播
给单身男女免费介绍对象
短短一年就已成功牵线两百多对年轻人
其中三十多对已经领证结婚


[IMG]


山东人郭刚堂创建寻亲网站
借助互联网和志愿者,
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丢失孩子的家庭
他后来成为电影《失孤》中
主角“雷泽宽”的原型


[IMG]


71岁的歌剧演员杨光退休后
成为一名老年服装网店的“淘女郎”
一个月能拍千套服装
专业程度不输青年模特


[IMG]


浙江温州女孩登登
过去为肥胖困扰
现在专心做大码服装的代言模特
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
更收获了信心


[IMG]


曾德钧,人称“中国胆机之父”
60多岁开始创业
设计面向年轻人的收音机
通过互联网众筹
他的新产品上线前42天
就获得了逾13000人的支持
销售额破308万元


[IMG]


川大凉山悬崖村小学受到社会关注
彝族小伙儿某色苏不惹
从小在悬崖村长大
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悬崖村
他学习使用软件上传“天梯”视频
相关视频几乎都上了热搜


[IMG]


80后金琳琳回老家创业
通过网上银行“310”模式
申请到了3.5万元贷款养鸵鸟
如今她年收入超过40万元
成了远近出名的“鸵鸟女王”


[IMG]


旅游博主陈文琼和AlainChung
十年前在藏区的青年旅馆相遇
从此相伴在旅行的路上
如今两人已走过70多个国家
并在网上分享见闻


[IMG]


韦苡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
从大学开始独自旅行
目前已行摄30国
撰写旅行游记和自拍攻略
“一个人旅行如何自拍”
获得超千万的阅读量


[IMG]


24岁的祁进源,数控专业毕业
现在是东莞一家
机器人工厂的CNC前段主管
一个人负责136台机器运作
机器人正帮助很多工厂
从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


[IMG]


贵州省贵阳市百鸟河数字小镇
有一个容纳400多人的数据工场
标注组长小广和伙伴们
把人工智能需要识别的数据
通过分类、画框等方式标注出来


[IMG]


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后
22岁的当地小伙尹文松
和两名伙伴创作了原创歌曲
《你好,雄安》
这首歌曲一时间红遍网络


[IMG]


马红成在星级酒店做了18年中餐大厨
如今通过手机接单
专门到普通市民家中做起了私厨
在上海,通过网络提供私厨服务的大厨
已有上千位


[IMG]


设计师武超
专门给各大互联网公司高管
做演讲PPT设计
创业一年,他累计服务100多家公司


[IMG]


70后李涛
从传统媒体编辑转型做线上影像培训教育
他的教学内容覆盖数百万互联网用户
被网友戏称为“中国PS第一人”


[IMG]


李广富从小喜欢霹雳舞
50岁的他花1万元
购置支架、声卡、灯光设备等
通过网络直播给粉丝们带来快乐


[IMG]


在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
视障IT工程师王孟琦
在测试一台手机的无障碍功能
以便让更多视障用户
也能享受暖科技的便捷服务


[IMG]


天津市王庆坨镇
因为共享单车一时火爆
被称为“中国自行车第一镇”
四川小伙子张策在这里
每天负责400辆自行车的变速器安装
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


[IMG]


在广东顺德
黄兴祥管理着6支刷墙队
这些人都是他的同村兄弟
借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广告
农村的“刷墙广告”行业发展壮大


[IMG]


何戴军、陈晓燕夫妻
亲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
2016年两人到浙江嘉兴打工
成为网络兼职代驾
每天下班后
夫妻俩都会骑着电动车去市区接单


[IMG]


2014年10月
陶震辞掉北京某一甲医院按摩师的工作
到一家网约上门服务企业做按摩师
由于工作时间自由、工资收入高
陶震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方式


[IMG]




互联网有普惠性
无论年龄、身份、贫富
都能通过互联网技术
同享民生获得感




丛培成和张凤云夫妻
都是浙江武义县壶山婺剧团的演员
在浙江丽水农村演出后
夫妻俩顾不上卸妆
赶紧跑到附近的网吧
通过在线视频
与远在山东菏泽的长辈及孩子通话


[IMG]


四川大凉山的卡车司机刘军
常年在外奔波,一家人以车为家
他们在货运APP上
向不同地方的货主揽活
也在外卖APP上给孩子点爱吃的饭菜


[IMG]


上海的奇奇和妙妙是一对双胞胎男孩
每周他们都会利用平板电脑
在网络上跟外教学习外语
互联网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便利


[IMG]


全国首家“无人书店”落户深圳书城
有人脸识别、自助收银等多种智能设备
顾客从刷脸入店
选书、购书到结账,全程自助


[IMG]


2001年,上海两名青年男女
通过相亲网站在网上相识
最终走到线下相恋
各种婚恋网的出现
迎合了年轻人新的择偶观


[IMG]


80岁的胡晖
是乌镇一位退休的文艺工作者
也是一位新潮老太
会手机聊天,会淘宝,还会开直播


[IMG]


入狱十几年的小军刑满释放后
“像穿越一样来到互联网时代”
经过一段时间熟悉,他开了一家网店
利用服刑期间学到的缝纫手艺制作衣服
走出了一条创业脱贫、重返社会之路


[IMG]


自2018年1月18日起
旅客可以在国内的部分航班上
使用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网
极大地满足了出行旅客的网络需求


[IMG]


东莞一家玩具厂的工人们
围在两台电脑前
观看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
世界杯吉祥物狼仔正是他们代工的玩偶
工人们感受到自己
与7000公里外的世界杯
遥远但真切的联系


[IMG]


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高三学生普梦黎
和学校里的500多名贫困女生
一起收到了一笔特殊的公益保险
帮助她们走出大山
公益保险背后是
7000万互联网网民的爱心力量


[IMG]


贵阳和尚坡鸭江寨的红艳小姐妹
在一次火灾中被烧伤
贵阳城乡的一群热心人士
在网络上为小姐妹发起募捐
小姐妹在网友们的帮助下
来到北京接受康复治疗


[IMG]


贵州习水县人祁成勇
3年前被查出患肺腺癌
给家庭添上了沉重的负担
一项互联网公益保险
帮助他缓解了困境
目前,全国有近200万人
通过这项互联网公益保险获益


[IMG]


19岁的山东女孩王琪
天生患有成骨不全症
十几年来,她从没能站起来过
2016年,她通过互联网得知
天津一家医院可以治疗
经过两年的治疗,她慢慢站起来了


[IMG]


25岁的老师杨敏
出生在湘南山区三元岭村
因小儿麻痹症无法站立
她自称“青蛙公主”
三元岭小学师资匮乏
杨敏利用互联网向外求助
她的800多条网帖
吸引了50多名志愿者前来支教


[IMG]


Lianna3岁时在安徽的福利院
被来自美国费城的家庭领养
2018年5月
她在网上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
通过DNA比对寻找到了亲生父母


[IMG]


80后薄高鹏是一名公益摄影师
2015年创办自媒体
发布三农及贫困家庭等影像故事
他与公益机构一起
3年时间为大病贫困家庭
募集善款3000多万元


[IMG]


在陕西省宁陕县一家乡村养育中心
养育员胡晓珂指导妈妈和奶奶们
如何陪伴、教育幼儿
互联网公益将先进的育儿理念
带到农村贫困地区
帮助当地女性科学抚育3岁之前的宝宝


[IMG]


河北张家口玉狗梁村
几十位村民通过网络自学
每天早晚在田间地头练习瑜珈
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


[IMG]


河北沧州的裘志真
2004年从电业局退休后接触电脑
不停地学习新鲜的网络知识
年过八旬的她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
成为老年网友的“精神导师”


[IMG]


琼中女足趁着夜色
在借用的市民足球场训练后合影
这支来自海南大山深处的少女球队
多次赢得世界青少年赛事冠军
互联网的关注
让这群姑娘获得了更多支持


[IMG]


上海姑娘陈思颖虽然是视障人士
但借助智能手机读屏软件
也能享受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
逛街、购物,甚至跑马拉松
目前中国至少有600万视障人士
靠“听”手机上网


[IMG]


刘雨扣夫妇在京杭大运河跑船13年
以往船舶年审办证总要花上十几天时间
自从浙江推出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后
很多事项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和办理
他们只要跑一次就能办完所有手续


[IMG]


上海的陆先生有收集各种优惠卡的习惯
为家里节约了不少生活开销
被网友称为“卡哥”
现在这一墙壮观的优惠卡
其功能都被各种手机APP取代了


[IMG]


97岁川籍老兵胡定远
20岁时被抓壮丁离开泸州合江老家
胡老家属通过网络寻亲求助
让老人回到了阔别77年的老家


[IMG]


2005年12月22日
远在北京的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教授
操控远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
经由互联网
成功地为延安一名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
这是中国第一次
成功应用机器人进行的脑外科手术


[IMG]


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
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礼仪志愿者们
正在进行集训


[IMG]


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
备受关注的“青花瓷”旗袍
由乌镇小伙朱建龙设计
作为乌镇人
他尝试通过服装设计来展示乌镇元素


[IMG]


在浙江乌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冯培祥
退休后经常在西栅景区义务服务游客
并组建了乌镇的银发志愿者协会
在世界互联网峰会期间为中外嘉宾服务


[IMG]




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地球村
无论国籍、肤色、种族
共筑命运共同体




莫斯科郊外
马里诺里的唯一快递员
23岁的姑娘卢布特索娃·玛利亚
正在骑马送包裹
她最多一天送过18个来自中国的包裹



[IMG]


澳洲年轻人Max
在悉尼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
为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购物的消费者送快递


[IMG]


G20杭州峰会前夕
在中国生活了10年的
德国女婿阿福体验了“移动支付一日游”
并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发到网上
引起德国网友的惊叹
他给德国总理写信
希望移动支付也能到自己家乡


[IMG]


澳大利亚小伙子蒂姆·克兰希
带着美国朋友体验“智慧杭城一日游”
路边买早点、农贸市场买菜
出行乘公交、地铁,医院挂号就医
两人不带一分钱现金
只用移动支付就全部搞定


[IMG]


美籍教师Charlie拉上Tyler和Jay
在上海创建导购网站
帮助外国人在网上购买中国货
现在这个网站有近两万名注册用户
两年来累计订单量超过10万
演绎了一出“美国合伙人”的故事


[IMG]


华裔Tum是泰国第一批网约出租车创业者
他的车队联盟拥有2000辆出租车
在他的推广下
已有一半出租车接入了中国的移动支付
为中国游客服务


[IMG]


在东南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
得益于中国移动支付的“技术出海”
当地人迎来了“跨越式发展”的数字生活
在巴基斯坦
当地人使用Easypaisa
购物、转账、发工资等


[IMG]


安哥拉人泰德在广州
做日用品跨境贸易3年多了
他从网上关注非洲市场的信息
然后在广州寻找货源


[IMG]


在北京留学的罗马尼亚小伙Peter
五年来每天都感受着
互联网的生活便利
Peter这样的外国留学生
票选出了最想带回祖国的中国式创新
高铁、网购、支付宝和共享单车


[IMG]


71岁的英国老太太Rachel
在成都开了一家手工艺品网店
店铺销售的手工艺品
都出自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或残障人士
有600多个手艺人的家庭因此受益


[IMG]


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
无数普通人被互联网改变
这些令人动容的面孔定格的
正是互联网的中国故事


[IMG]


今天
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
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支付宝推出影展
《暖——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》


[IMG]


这些美好的面孔
是普通人拼搏奋斗的故事
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蓬勃发展的缩影
互联网正在改变普通人
互联网正在@所有人


[IMG]


人是万物的尺度,暖是科技的温度
从温暖的面孔中汲取力量
一起创造互联网更好的未来!


欢迎留言分享,互联网改变了你的哪些生活?


【版权声明】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(ID:rmrbwx),图片来源:影展《暖——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》、视觉中国。
推荐阅读
精心整理|公众号文章目录大全
史上最全、最详细的Docker学习资料

揭秘:在BAT上班是怎样的感受?

如何构建 Redis 高可用架构?
程序员辞职的7个常用借口,你用的是哪一个?

Zookeeper技术:分布式架构、技术详解、事务
这十个MySQL经典错误,老司机一定遇到过!
·end·
—写文不易,你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—
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
[IMG]
目前40000+人已关注加入我们
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
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 [IMG]
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“微信群” 入群一起交流吧!
[IMG]
喜欢,就扫码关注给它增加一个读者吧!
双11电商投放指南 面试被问http协议?这篇文章足够覆盖所有相关问题! 7-11的“骗局”,加盟7-11可能真的赚不到钱? 外卖行业杀入一个新手,不打折没满减,但可能要爆! 终于等到房价降了!你开心吗?
好看吗?
总执行时间0.07613348960876465,文章查询时间0.049309730529785156,分类查询时间0.009908199310302734,其他脚本0.0005478858947753906,模板渲染0.016367673873901367